重庆市巴南区科学技术局
关于开展2024年度区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的通知
各有关单位:
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,加强重点实验室培育,根据《巴南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》(巴南科局发〔2022〕58号)要求,现组织开展2024年度巴南区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。特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区级重点实验室分类与定位
巴南区重点实验室主要包括院校类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类重点实验室。
(一)院校类重点实验室
院校类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,主要面向学科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,开展战略性、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,集聚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,为提升源头创新能力、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先进理论技术、人才团队等科技支撑。
(二)企业类重点实验室
企业类重点实验室依托企业(含转制院所)建设,主要围绕巴南产业发展布局与区域特色,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,集聚和培养优秀技术创新人才和团队,力争在相关领域取得技术突破,引领行业技术进步,支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。
二、重点支持领域
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重点支持生物医药、新型显示、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、汽车摩托车、航天航空等研究领域。
三、申报条件
(一)依托单位是在区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或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独立法人机构,保证每年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提供不低于40万元的运行经费;
(二)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,一般应为申报单位自主建设且有效运行1年以上的重点实验室;
(三)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,研究方向应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在本领域处于全市乃至国内领先地位,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,具有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;
(四)有较高水平学术带头人,拥有一支数量合理、结构优化、创新意识强、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队伍,并具有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能力。院校类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不少于15人,且副高(含)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40%;企业类重点实验室固定研发人员不少于10人,且副高(含)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30%。
(五)重点实验室场地面积800平方米以上,科研仪器总值800万元以上,科研仪器设备与研究方向配套且满足研究需求,从事软件研究开发等特殊行业的重点实验室可适当低于以上标准;
(六)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,科技创新绩效比较显著。
(七)未获得国家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。
四、申报流程
(一)填写申报书。依托单位按照申报类别如实、准确地填写《巴南区重点实验室建设申报书》(根据各自单位的性质选择院校类、企业类),并附相关佐证材料(全套纸质申报材料采用A4纸正反面双面打印,胶装成册,一式两份并加盖单位鲜章)。申报材料电子件统一生成一个PDF文件后,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。邮件命名为:“实验室名称+依托单位名称”。
(二)主管部门审核推荐。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盖章,依托单位将盖章后的申报材料纸质材料报送地址: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行政中心1号楼1525办公室。电子版发送地址:444357873@qq.com。
(三)形式审查。区科技局根据认定文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。
(四)评审公示。区科技局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,根据专家评审意见,择优审核确定认定名单。认定结果在区政府官方网站上公示7天,接受社会监督。
(五)行文认定。经公示无异议的实验室,由区科技局行文批准。
五、有关说明
(一)实验室名称。重点实验室按照“巴南区×××重点实验室”命名。
(二)合作协议。联合组建的重点实验室须提供合作协议书。
(三)申报名额。各区属国有公司推荐申报区级重点实验室原则上不少于2个。
(四)申报时限。申报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22日(星期五)下午17:00,请于截止日期之前完成纸质件和电子邮件报送,逾期不予受理。
(五)激励支持。对通过区重点实验室认定的申报单位,区科技局将在区级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,纳入市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储备库。
(六)咨询电话。区科技局高新产业科:66232657。
附件:1.《巴南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(试行)》
2.《巴南区重点实验室建设申报书(院校类)》
3.《巴南区重点实验室建设申报书(企业类)》
重庆市巴南区科学技术局
2024年11月4日
地址:重庆市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青枫北路30号凤凰C座815-816